医院“自制药”网上热卖隐患需重视
谭先第(民革益阳市委会办公室主任)、刘谷全(民革党员、益阳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主任)反映,医院“自制药”即院内制剂,是医院根据需求自行研发调制供内部使用的药物,可弥补临床用药缺口,因其质优价廉,在线上市场大受追捧。院内制剂需挂号就诊方可购买使用,并不在市场公开出售,通过网络购买医院“自制药”则存在以下隐患:
一是药品资质存疑。网上售卖医院“自制药”大多以“互联网医院渠道+院内制剂资质”方式销售,同时不乏个人代购,往往存在药品进销渠道、资质不规范等问题。院内制剂一般按来诊患者病情定量开具处方,而网上代购动辄大批量订购销售,多存在制售假药可能。
二是存在滥用风险。网上热卖的医院“自制药”又以皮肤科、消化科、神经科及儿童常备药备受青睐,此类药品使用需要在专业医师、药师指导下遵照医嘱合理用药,院内制剂同样应保证用药安全,院内制剂保质期比较短,在未面诊的情况下使用医院“自制药”有不合理使用的安全风险。
三是难以随访观察。一般的上市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而院内制剂为医院自行生产,往往只需要在省级药监主管部门备案,批准文号级别相对较低,网上销售因缺乏处方审核、扩大适用范围,造成难以进行药品跟踪随访观察。
鉴于此,建议:
一是加强源头管理。医院作为院内制剂的生产方与供应方,应加强药品使用管理,对于开具过量院内制剂、非正常使用院内制剂的情形应予以严肃处理,对于院内制剂的生产、存储、使用应建立规范台账,强化全流程管理,禁止医院职工私自向外出售。
二是鼓励调剂使用。建议以提高需求可及性为导向,结合临床需要,支持院内制剂在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如湖南有44个中药院内制剂可全省调剂使用,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同时减少其他非正规渠道采销,避免超范围使用、贮存、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
二是规范销售渠道。医院自制药一般缺乏广泛、长期的临床试验,线上销售割裂了临床诊断与药品使用,从而加大用药安全风险。药监、网信部门应加大对线上医院违规经营、线上药品违规代购的打击力度,规范销售渠道,严把资质关卡,增大处罚数额,提升违法成本。
四是做好用药监测。健全医院“自制药”安全管理监测,医疗机构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加强患者使用院内制剂的疗效评估与数据统计,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针对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