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同心博爱 情系老兵——民革益阳市委“迎中秋 送爱心”慰问抗战老兵活动纪实

为迎接传统的中秋佳节,给那些曾经奋战在抗战一线的老兵送去节日的祝福,表达对抗战老兵的敬意和深切关怀,9月10日至14日,民革益阳市委会开展了“迎中秋送爱心”慰问抗战老兵活动,向全市已寻访慰问到的88名健在的抗战老兵送去了月饼、油和慰问金等物资。

由于抗战老兵分布在全市不同区县、不同村镇,慰问活动时间紧、任务大,为确保在中秋节前将心意送达,民革市委向全市八个基层支部发出倡议并邀请市红十字会联系志愿者协助开展老兵慰问,活动得到市红十字会、桃江县委等相关部门单位和全体民革党员的大力支持,短短的五天时间,全市老兵都收到了来自民革市委中秋的祝福和敬意。回顾这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老兵的尊敬与关怀;感受到了民革党员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感受到了志愿者无私的爱心;感受到了老兵和家属真诚的谢意……

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此次中秋慰问活动中令人难忘的一幕幕:

                            黄东红(右一)率队慰问抗战老兵姜立诚(居中)

黄东红,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革益阳市委主委。工作再忙,慰问老兵的活动她每次都亲自部署、参与。9月8日上午,她部署安排了本次活动的工作方案之后,下午就出差到内蒙等地,直到中秋节前一天才回到益阳。回到益阳之后,她立即率队去慰问了2015年参加过天安门阅兵式的抗战老兵姜立诚先生。93岁高龄的姜老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曾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曾任宁湘抗日自卫区司令部参谋处上尉参谋,老人饶有兴致地讲述了自己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天安门阅兵式的盛况,说到动情处,他指着一幅挂在墙上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告诉黄东红,那是他自己所写,感谢国家和政府对老兵的关怀和照顾,抗战老兵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老骥伏枥志千里,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在民革市委机关制定慰问线路和具体慰问名单时,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资阳三支部主委宋伟伟主动联系,她说民革市委为了搞好此次活动,募集了慰问物资,又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中拿出了2万余元作为慰问金,前期筹备已经做好,但慰问活动覆盖全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想方设法在中秋以前将所有的慰问物资送到老兵手中,她愿意组织支部党员,并联系桃江当地有关部门负责慰问桃江籍的40名抗战老兵。9月12日,宋伟伟带队慰问了邓梅开、李建中等抗战老兵,并向桃江县政府相关领导报告了民革市委将在桃江共慰问40名老兵的计划,得到桃江方面的大力支持,由当地民政部门协助,在中秋节前将物资送达了老兵手中。

刘建荣,民革市委委员,赫山二支部主委、市政协委员;袁启军,民革市委委员,资阳一支部主委。收到民革市委发出的倡议以后,两名支部主委第一时间赶到民革市委机关领取了物资和慰问金。刘建荣说,今年他担任高一新生的班主任,刚开学工作很忙,不过9月10日是教师节,他们放假,他邀上了支部党员,益阳市城市学院教授涂立,利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向蔡寿生、符玉林等四名抗战老

兵送上了节日的祝福。袁启军的本职工作单位在资阳区政府值班室,这个岗位轻易不能请假离岗,他利用周末放假时间,率领王国辉等支部党员,前往资阳区茈湖口镇、浏家湖农场、新桥河镇、迎风桥镇等地慰问抗战老兵。这些老兵都已经是九十多岁高龄,年龄最小的九十三岁,最大的已有九十八岁。虽然都是近百岁高龄,但都精神很好,神清智明,有的还能生活自理。参加慰问的党员们与老兵们拉家常、听老兵讲故事,像家人一般温暖!

9月12日,民革市委微信群里,不时传来党员们同所慰问的抗战老兵合影留念的照片,这时资阳二支部一名参与慰问活动的党员何峰发来几个大大的哭脸,大家疑惑不已,原来资阳二支部在走访中发现,一名抗战老兵已于一个月前病逝,由于老兵家属还没有来得及反馈这一情况,我们的民革党员登门才知情,勾起了大家的伤感。民革市委委员、资阳区政协委员,资阳二支部主委贾丽云遗憾的说:虽然我们经常看望慰问老兵,可是老兵已是迟暮之年,这些历经了沧桑的老人正在凋零,我们要加快寻访慰问的脚步。9月12日至13日,贾丽云率队慰问了益阳城区6位幸存老兵。得知还有一名老兵居住在大通湖,路途较远,贾丽云主动承担起了这名老兵的慰问任务,她说她的家属正好在大通湖工作,如果自己实在抽不出时间,家属也一定可以帮忙将这份爱心送达。

9月13日中午,正在岳阳参加会议的市委副主委雷细珍接到了市直一支部主委杨韶华(民革益阳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的电话,原来,他正带队慰问抗战老兵,可是其中一名老兵贺其印先生的电话却始终无法联系。资料显示,贺其印先生是新市渡镇某学校退休,现住址为新市渡镇复兴街90 号,致电复兴街所在社区,却被告知90岁以上老人大部分已经搬离原住所。“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想办法找到老人”杨韶华主委表示。于是雷细珍和杨韶华开始分工行动,一个人负责联系新市渡镇政府、新市渡联校,一个人与其他志愿者联系了解其是否移居他处,经过多方努力,下午四点多,终于找到了贺其印先生儿媳电话并取得了联系,一行人赶到贺先生儿媳家中看望了老人,贺老握着杨韶华主委的手,再三表示感谢。

 

市委委员、赫山一支部主委陈旭红于9月13日下午1点多开始率队慰问赫山区岳家桥等地抗战老兵,因路况不熟悉,三名参与慰问活动的党员当日晚7点半还没有来得及用晚餐,一直坚持到圆满完成任务才返回家中。该支部的支部委员谢立军老家在沅江共华镇,距离市区至少两个多小时车程,共华镇福安村和仁安村分别有1名抗战老兵,民革益阳市委机关将这一情况告诉谢立军,他当即表示共华镇的两名老兵由他负责慰问,并于中秋节当天率全家人看望慰问老兵,谢立军说,这既是受民革市委委托表达对老兵的尊重和敬意,也正好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市直二支部主委李科因从事律师工作,原本从9月10日至14日都已经安排好法律代理和开庭辩护的相关工作,为了做好本次慰问,他同多个当事人一再解释、道歉,调整工作时间,甚至为此推掉了一次开庭代理。9月14日上午,他与陈少奇、王谦等支部党员和他所负责的天声律师事务所祥龙律师团队成员一起看望慰问了沅江四季红镇的四名抗战老兵,除了将民革市委捐赠的爱心物资和慰问款送到,他还自掏腰包为每位老兵送上了200元慰问金。

 

 

我市安化县、南县目前健在抗战老兵共15人,居住地较为分散。为保证在中秋节前将爱心送达,民革益阳市委请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协助走访慰问,红十字会副会长周玲是民革党员,得知这一情况,她当即向志愿者发出招募令,精心拟定走访路线,明确慰问方式及注意事项,招募了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阳光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馨怡筹资劝募队、南县红十字会爱心志愿者组成五个慰问小组,分赴各两县各乡镇进行走访。

“通过这次走访,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些老兵是真正的英雄。”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盛伟男说,他们将以老兵为榜样,努力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本次活动中,资阳三支部新党员“博爱”先生主动向民革市委捐赠了月饼、油等价值2万余元的物质,之所以称其为“博爱”先生,是因为这名特别崇尚中山先生“博爱”精神的党员刚刚申请加入民革不久,在本次活动爱心物资送抵民革市委前他就一再表示,关爱老兵,我愿尽我的绵薄之力,但我的名字无足轻重,请不要公布。我们深深感谢这位献爱心不留名的党员,也正因为民革市委有众多像“博爱”先生一样优秀的党员,我们的活动才开展得如此精彩。

民革党员和志愿者们在参与此次活动过程中,牺牲了休息时间,付出了艰辛和爱心,却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美好的祝愿。这一次的走访慰问,是民革市委近年来开展的“同心博爱 情系老兵”——关爱抗战老兵活动中的一项。民革益阳市委自2012年开展关爱老兵活动以来,广泛开展了抗战老兵寻访慰问工作,经常利用传统节假日,老兵生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时间走访慰问老兵。先后开展了老兵生平事迹影像资料采集等工作,制作了益阳抗战老兵访谈专题片,并通过团结报等多种媒体渠道宣传报道关爱老兵工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14年我们启动了“同心博爱情系老兵”益阳抗战老兵关爱项目,为抗战老兵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帮助和精神关怀。老兵随着岁月流逝在凋零,我们在关爱老兵的路上风雨同行,让我们向曾经奋战在保家卫国战场的老兵致敬!向为此次活动提供大力支持帮助的单位和爱心人士致敬!向参与活动的所有民革党员和关爱老兵的志愿者致敬!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